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……鳊鱼与鲂鱼:“武昌鱼”到底什么鱼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macbook pro充电器多少w的 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……鳊鱼与鲂鱼:“武昌鱼”到底什么鱼?

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……鳊鱼与鲂鱼:“武昌鱼”到底什么鱼?

2023-09-09 08:50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红烧武昌鱼。图片:果妈私房菜 / 豆果美食

既然名叫武昌鱼,说明此鱼并非各地皆产,而是特指当地某种颇具盛名的鱼类。可从古至今,虽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诗中称赞武昌鱼的美味,却鲜有人描述武昌鱼的形貌。

南宋时薛季宣在《鄂城篇》里说“死生建业信徒语,石盆古渡犹多鱼”,这是在说三国民谣里的武昌鱼出自“石盆古渡”。这个地儿在哪?

据《寿昌乘》记载,“武昌石盆渡有石臼遗存,”石臼在鄂州西山(亦称樊山)的石门山下,退谷之东。与石臼毗邻的就是古武昌著名古迹——钓鱼台(不是那个国宾馆)。这一带,均属于梁子湖水经九十里长港与江水的汇合处——樊口。

这张20世纪50年代末的地图,包括了今天的武汉、鄂州、黄冈、黄石,水网要比今天发达些。图片: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ies,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

樊口自古便盛产一种鱼——鳊鱼。

武昌鱼是鳊鱼?

鳊鱼好吃,在当地享有盛名,有多好吃呢?当年被贬黄州(今湖北黄冈)的大吃货诗人苏轼吃了此鱼后十分开心,便作诗一首,诗曰:

晓日照江水,游鱼似玉瓶。谁言解 缩项,贪饵每遭烹。 杜老当年意,临流忆孟生。吾今又悲子,辍筋涕纵横。

这首诗名为《鳊鱼》。诗里说的“缩项”,指的是鳊鱼的鱼头和鱼身连接处似有一凹陷(其实是鱼背隆起),看上去十分紧凑,就像缩着脖子一样。苏轼诗里的这种缩着头的鳊鱼,和如今鄂州所产鳊鱼的形态特征是完全吻合的。

至此我们可以确定,“武昌鱼”所指便是产自樊口的鳊鱼。

鳊(Parabramis pekinensis),注意头身连接处的凹陷。图片:CAFS

然而确定鳊鱼还不够。在鄂州的集市上,能被称作“鳊鱼”的鱼类,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形态:一种缩颈隆背似三角,渔民唤作三角鳊;一种圆头肥厚,叫做团头鳊;还有一种身形修长,幼鱼似柳叶,被称为柳叶鳊 / 长身鳊。

它们是同一种鱼么?如果不是,那谁才是真正的武昌鱼呢?
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老前辈、“武昌鱼之父”易伯鲁先生,最后给出了答案。

武昌鱼本尊到底是……

过去人们一直认为,樊口梁子湖一带产的鳊鱼有两种,一种名为“平胸鲂”,另一种则名为长春鳊(Parabramis pekinensis)——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真正的鳊鱼。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腹面的一道脊状隆起,叫做“腹棱”:长春鳊的腹棱完整,从胸部一直延伸至肛门;而“平胸鲂”的腹棱不完整,仅从腹鳍的基部延伸至肛门。

放大可看鳊(左)与鲂(右)在腹棱的差别。图片:少侠小黄鸡

然而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易伯鲁先生在梁子湖工作站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,当地渔民会有意地将“平胸鲂”进一步区分为两种,即前文所说的三角鳊和团头鳊。后续研究发现,这两种鱼的形态特征有很大差异,例如嘴部,由于常年取食水草,这些鱼的嘴上长有一层角质,三角鳊嘴和角质较小形似嘟嘴,团头鳊的则宽阔似撇嘴。大概是这个样子:

两种鱼背鳍上的硬棘长度和头部的比例也有明显的区别,三角鳊的鳍棘要长于头长,团头鳊则相反。图片:易伯鲁 / 《水生生物学集刊》(1955)

左“三角”,右“团头”。图片:少侠小黄鸡

差异既然这么多这么大,就能把它们分成两个种了。1955年,易伯鲁发表了一篇《关于鲂鱼(平胸鳊)种类的新资料》,提出建立团头鲂(Megalobrama amblycephala)这个新种,把 M. terminalis 这个学名留给梁子湖里的另一种鲂鱼,并赋予它正式中文名三角鲂(后来又更名为鲂 M. mantschuricus,三角鲂则被认为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)。

自此,团头鲂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被命名的第一种淡水鱼,而当年的模式标本如今也存放在了水生生物博物馆中展示,供人们参观——也就是开头第一张图中标注为吃的那个。

滑动查看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,中国鲂 M. mantschuricus,以及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。图片:黄花菜&少侠小黄鸡

易伯鲁先生指出,武昌鱼应是当地特产的鱼类,而非长春鳊这类全国广布的鱼类,所以认为特产于樊口梁子湖的团头鲂才是武昌鱼本尊。

清蒸背后的忧虑

武昌鱼的美味可谓家喻户晓,前有《诗经》“岂其食鱼,必河之鲂”,后有毛主席畅游长江,化用民谣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”。其实身为团头鲂的表亲,鳊的美味也是不遑多让。江边渔民常言“春鲇夏鲤四季鳊”,便是在称赞鳊鱼的美味。

为什么同是鲤科的鱼,鳊鱼似乎听起来要更好吃一些呢?

原因有二:第一,鳊鱼的肌间刺相对较少,相比白鲢少了近三成,食用体验较好;第二,鳊鱼鱼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,可以达到17%,烹饪起来脂肪的香气可以帮助掩去淡水鱼的腥味,也提供了滑嫩的口感。所以,鳊也是少有的适合清蒸的淡水鱼。

和这张图一样,好多被清蒸的“鳊鱼”其实都是团头鲂。将就下。图片:蓝色热带小小鱼 / 豆果美食

时至今日,鳊早已突破了人工养殖的难关,成为了广大人民餐桌上的常客。不过,和其他一些养殖的食用鱼一样,鳊鱼也面临着人工种群繁盛而野生种群堪忧的现状。

以汉江襄阳段长春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例,由于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的修建,丹江口大坝下泄,水温降低,生境碎片化,长春鳊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的产卵环境,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。与此同时,捕捞强度加大,污染加重,曾是主要产地的汉江襄阳段的长春鳊渔获物数量锐减,最低时仅占当年该段统计鱼类捕捞产量的5%左右,与历史统计数据相差甚远。

鳊的渔获。图片:少侠小黄鸡

水生所的刘建康院士与曹文宣院士(长江十年禁渔发起者)也在论文中提到,长江流域除了少数以放养或精养方式经营的湖泊外,普遍存在渔获物的小型化问题。一方面的原因是,捕捞压力之下,即使鳊等大中型鱼类在大坝建成后仍可繁殖,但往往尚未长成便已落入渔民网中;另一方面,通江湖泊闸口关闭,大型鱼类的苗种无法进入湖泊中,加之枯水期一些湖泊水浅到甚至无法容纳大型鱼类游动,故而逐渐被鲫鱼黄颡鱼等小型鱼类取代。

中国鲂 Megalobrama mantschuricus (左)和鳊(右)。图片:少侠小黄鸡

野生种群的状况,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?非要说功利一点的话,因为人工养殖种群基因多样性较为单一,抵御疾病能力较弱,需要定期从野外补充优质的鱼种。所以你看,保护鳊的野生种群其实也和我们的菜篮子息息相关。

在武汉有这样一个传说,武昌鱼一侧有十三根半肋骨,与鲂和长春鳊都不相同。然而易伯鲁先生在当年的论文中明确指出武昌鱼的肋骨只有十三根。

(来源:果壳网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